微山湖上静悄悄

发表日期: 2023-05-10

 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,微山湖上静悄悄,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,唱起那动人的歌谣……”

  1943年至1952年间,作家刘知侠经过反复深入生活,写出了闻名遐迩的长篇小说《铁道游击队》。之后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和电视连续剧《铁道游击队》陆续播映,让铁道游击队的抗日英雄事迹名扬四海,流传至今。

  《铁道游击队》讲述了抗战时期,山东枣庄的一支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和政委李正的率领下,活跃在铁路线上,与日伪军展开斗争的故事。在小说中,有个沉稳睿智的张司令,是铁道游击队的直接领导者,威震整个山东。他的原型就是当时的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光中。

  张光中,原名张新亭,字耀华,出生在微山湖畔的江苏沛县宋庄村,1931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抗战时期,先后担任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队长、苏鲁支队支队长、鲁南军区司令员等职务。

  爬上飞快的火车,像骑上奔驰的骏马,车站和铁道线上,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……1940年2月,为有力打击日军的战略运输,也为保护和恢复共产党在鲁南和微山湖地区的交通线,张光中以百里微山湖为中心,以津浦铁路为战场,组织领导铁道游击队,开展游击战斗,抗击日本侵略者。

  为提高铁道游击队员们的战斗素养,张光中常常让队员们到山里集训,亲自为他们上课,遇到重大军事行动直接指挥,并派遣军力支援,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仗。就像《铁道游击队》主题歌唱的那样:“扒火车,炸桥梁,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,打得鬼子魂飞胆丧。”

  1941年10月,由于盘踞鲁南的日军不断向抗日根据地“扫荡”,根据地军民极端缺乏医药,战士们负了伤,只能用食盐消毒,得不到药品治疗,不少战士牺牲了、残废了。面对如此严峻形势,张光中指示铁道游击队,一定要千方百计搞到药品。

  一天,铁道游击队得到内线报告,有一车皮药物刚从日方运来,晚上经过临城车站。铁道游击队经过周密计划,等火车一出临城站,在大队长刘金山、副大队长王志胜的带领下,在沙沟站北截获了这批药品,并及时送到根据地。张光中连连夸赞他们干得好,并吩咐炊事班赶紧给铁道游击队队员们准备饭菜。

  当时,军区机关已经好多天没吃上粮食了,整个部队吃的是用柿子皮加上豆饼磨成的面,掺上野菜,有时偶尔改善一下伙食,也只是地瓜粉和高粱面做的窝窝头。那天,炊事班给队员们做了一顿窝窝头,张光中自己吃的却是野菜。

  张光中让敌人胆寒,又令对手敬重。1945年10月,盘踞在枣庄一带的日军一个大队500余人投降后,被指令押送到鲁南军区驻地桑庄。经过驻地时,日军大队长恳求看一看击败他们的张光中是个什么模样。对方见张光中身材魁梧、慈眉善目、声如洪钟,不敢相信这就是叱咤疆场、使他们闻之丧胆的张司令员,但又不免心中泛起一股敬畏之感,不由地立正,向张司令员敬礼。

  在刘知侠采访创作《铁道游击队》时,张光中对他说,自己只是普通一兵,应该多去宣传铁道游击队的那些英雄和烈士们,他个人的事迹,不说不写。张光中还特意要求删除了文中自己的姓名,为了情节发展的需要,作者只保留了“张司令”这一人物名称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张光中历任徐州市市长、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。曾多次有人邀请他讲讲“突袭日军少将”“沙沟受降”“单刀赴会智擒敌师长”等传奇事迹,他都婉言谢绝:这没有什么好讲的,这不是个人的功劳,这是党领导的结果。他说,“革命不是入股”,加入共产党就是为党为人民做事,只有不够的地方,没有宣扬的必要。

  有功不居功,心中有人民,张光中的谦虚朴实、虚怀若谷,浩然正气、高风亮节,让人钦佩不已。他的革命业绩,永远铭刻在他战斗过的地方的群众心扉上。(张波)